走近他们,为丰收而辛勤耕耘的人

原标题:走近他们,为丰收而辛勤耕耘的人 编者按 9月22日,我们迎来第三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丰收,这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“金色梦想”。只有力争连年丰收,才能确保粮食安全,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

原标题:走近他们,为丰收而辛勤耕耘的人

编者按

9月22日,我们迎来第三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丰收,这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“金色梦想”。只有力争连年丰收,才能确保粮食安全,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在丰收节来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“三农”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,强调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‘三农’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,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、关心农村、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,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”。为了丰收,为了越来越红火的日子,农业种植户、农业科技工作者、新农人等群体扎根大地、默默奋斗。光明智库邀请五位基层代表讲述自己的丰收故事丰收梦,并请专家解析当下粮食生产与农业发展态势。

一线讲述

全程机械化,种地越来越轻松

讲述人:山东高青县高城镇长乐村种粮大户 张循界

我是山东高青县黄河岸边土生土长的农民,种了一辈子粮食。以前家里的5亩口粮地只能养家糊口,如今,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村里530亩土地,轮种冬小麦和夏玉米。

别看我已经快70岁了,但种粮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样样拿手。照顾地里的庄稼就像照顾婴儿一样,从播种、管理、收获到销售,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。跟以前的粗放式管理相比,现在“种”“管”“卖”都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先说说“种”。以前种粮食,我总是一味地下大成本买最好的肥料往地里撒,觉得用肥越多,地力越壮。结果不仅浪费了成本,还造成了土地板结,粮食产量不增反降。现在,我在技术人员指导下,通过测土配方,为土地精准“号脉”,地里缺啥就补啥。今年,我根据检测数据,对玉米地重点补充了钾肥,现在玉米长势很旺,亩均增收有望达到100公斤。

再说说“管”的变化。以前管理庄稼,全家齐上阵,钻在庄稼地里浇地、除草、疏苗、捉虫,早出晚归,既忙又累,很多年轻人说啥也不种地。现在无人机植保技术、机械化深耕技术、小麦复式条播技术、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、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应有尽有,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,种地一下子变成了容易事。我一个人操控着机械,一天就能干完以前需要全家人忙活10多天的农活。这两年,我还跟着年轻人学会了无人机操控技术,以前人工喷农药,一个人一天最多完成15亩,现在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500亩,光喷药这个环节就省了1000多元。

最后再说说“卖”。别看现在我家地里的玉米还没成熟,但它们都已“名花有主”了。早在播种前,我就与加工企业签了订单合同,从种植到收获,全都按照订单标准来,这样种出来的粮食产量大、品质好、价格高。晒粮的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,粮食从地里收获后,直接送到县里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清理烘干,省心省时省力。

这些年,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扶持政策越来越好,种地也越来越轻松。趁着秋收还没有开始,我准备再流转500亩土地,引进更先进的农业技术,种好地、多打粮,让千亩良田变成千亩粮田。

“智慧种田”,老把式翻出新花样

讲述人:江西定南县岭北镇大屋村种粮大户 李金明

15年前,我返乡创业,拾起了“老把式”重新种田。一开始,只试着种植了10亩农田,而今年,我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近600亩,其中早稻、中稻已获丰收,纯收益近40万元,晚稻目前长势良好、丰收在望。

种粮规模越来越大,不仅是因为村里土地平整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便利,更重要的是,现代化的农机耕作方式大大解放了生产力,让我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。

种粮离不开科技。15年来,我先后投入150万元,建成了工厂化育秧大棚,购置了拖拉机、收割机、插秧机、播种机、植保喷洒无人机等农用机械十几台。如今,机耕道从家中延伸到田间地头,从播种、收割到运输,全程实现了机耕、机插、机防、机收、机烘“五机一体化”。仅种地而言,两个人、一台机器,耕地、插秧、施肥等农事一次性完成,一天就可以种完50亩地,真正实现了“智慧种田”。

为带领家乡百姓一起致富,我还和6位乡亲合作组建起农机专业合作社,走上了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化发展道路,形成了统一良种供应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机械播种、统一施肥标准、统一收获的产业共同体。如今,合作社耕地达1400亩,每年纯收入比以前单打独斗时增加了20%以上。

每当看着稻香四溢、满地金黄的丰收场景,我都感到无比喜悦。五谷丰登,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也离不开种粮人的辛勤和汗水。现在,我正谋划着通过订单销售的方式,开展大米加工及配送业务,真正实现大米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一条龙,带领更多乡亲走上种粮致富路。

科技进步,为玉米稳产提供核心动力

讲述人: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李新海

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,是重要的粮食、饲料和工业原料,玉米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。在多年来稳产保丰收的不懈努力中,我深刻认识到,科技进步是助力玉米稳定增产、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。

2020年,玉米生长不断面临挑战:春耕受疫情影响,5月东北产区遇到低温干旱,7月至8月黄淮海产区遭遇高温热害,东北产区又面对“巴威”“美莎克”“海神”三场台风叠加侵袭。此时,耐密抗倒、高产抗逆宜机收品种成了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。好在有备无患。2007年初,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便借助多学科融合优势,着手建立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机制,深入开展种质创新研究。目前,已创制优异新种质400余份,相继育成吉单66、龙单128、京科728等高产抗逆宜机收新品种,呈现出广适应性,在抗病虫、抵御高温热害及干旱等自然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今年“美莎克”台风来临之际,东北大部地区玉米已进入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,但持续阴雨、田间积水、倒伏茎折等灾情会导致玉米籽粒脱水变慢、果穗霉变发芽、收获难度加大,继而造成品质下降。面对肆虐的台风,龙单128等抗逆抗倒品种表现突出,为稳粮保供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
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。今年以来,全国玉米病虫害面积达10.9亿亩次,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提早、虫量加大;北方区黏虫、大斑病盛行,而黄淮海地区小斑病、南方锈病状况严峻。为了应对虫害,我们多年来积极发展绿色防控新技术,先后研发出防控草地贪夜蛾危害、防控玉米线虫矮化病的新型种衣剂,建立了大斑病发生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防治技术体系,精准定位三种病虫害一体化防治适期,实现了对中后期玉米病虫害的轻简化防控。

针对我国玉米主产区的种植条件和气候特征,我们组织研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:玉米秸秆还田配肥地力、精量播种、机械化一次性施肥、机械化密植等。在此基础上,东北产区全面优化已有技术,形成春播玉米丰产绿色高效技术模式;黄淮海区则集成了一整套关键技术,形成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。综合技术方案的实施与应用,有效地增强了品种抗性。有了这些技术做“武器”,我可以充满信心地说:虽然今年屡有灾害,但玉米稳产提质丰产仍然有保障。

让更多人品尝到丰收的味道

讲述人:吉林市起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帆

2015年10月,我引入现代可视有机农业+互联网的管理和营销理念,创立“左手田”高端农业品牌,在三面环山、一面紧邻大绥河水库的船营区大绥河镇富乡村,建起了“左手田”有机农产品项目基地。

今年,我们种植有机稻米1000亩,其中500亩作为定制田“租”给城市里的会员。为确保这些“田主”的利益,我们从村里流转土地,按照有机标准自己种植,严格把控质量关。

为了让会员和自己的作物“零距离”,我们在田里装上了高清摄像头,通过手机App,会员可随时查看作物种植生长全过程,甚至可以看清地里工作人员脸上的表情。春看耕作、夏看鸭田、秋看收获,水源、稻田、加工车间全部可视化,就这样,我们形成了产品的闭环质量追溯体系,保障了用户的餐桌安全。

现在,“左手田”的储粮仓内,500多位会员的定制私家独立粮仓已准备就绪,静待秋收。仓外是整条生产线,田主通过App的虚拟粮仓即可随时下单,客服接单处理后,工人便到仓里取出相应品种的水稻,磨成米寄给会员。

由于有机水稻选择古法种植,“左手田”需要大量人工,一年用工费有300多万元,给村民致富带来了好机会。即使是妇女和老人,在这里打工一年也有近万元收入。

回想起6年前辞去世界五百强企业管理职位回吉林种田的选择,我一点儿也不后悔。因为,我坚信家乡的青山绿水和广袤良田蕴藏着无限的机会,我们这些新农人将给村民们带来新的希望,让更多人品尝到丰收的味道。

农民朋友的信任,是我最大的动力

讲述人:黑龙江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张明秀

农民要致富,关键在技术。从21岁开始,我一直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。广大农民让我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,也是他们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份事业。20多年来,我最大的心愿始终不变: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农民兄弟,让他们熟练掌握并应用到自家田地种植中去。看着他们丰收高产,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

每年年初都是我最忙的时候。春节刚过,我就通过各种方式给乡亲们讲解农业结构调整和当年生产形势。今年2月,面对疫情影响,我通过远程网络授课方式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,制作了玉米、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事月历表、农技知识课件,并建立了微信信息共享群,及时解答乡亲们的问题,方便他们及时了解农事信息。

给农民朋友讲政策、讲信息,村道上、农户家、田间地头,都是课堂。只要农民有需要,我都积极去满足。每到春播关头,我便主动为当地农户制定大田作物高产技术计划,还经常采用“菜单式”培训方法,让农民“点菜”,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调整讲课内容,将农业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。

2019年3月,富锦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我,他们要在富锦市周边签订80万亩玉米种植订单,蛋白和油分高一个百分点,就会比市场价格高1到2分钱。帮助农民们增收,这是一件大好事!我非常激动,四处打电话、找农户,很快收集了全市70多个玉米品种,由该公司化验、选购,为农民和企业架起双赢的桥梁。

我很喜欢农业技术推广工作,在生产季,如果不下地看一看,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在田间示范试验中,跟车、配药、调整机械,各种农活我都干过,农忙时在地里一待就是一天。农民早上几点进地,我就几点进地;田间哪里有问题,我就出现在哪里。

这几年,我还研究起了秸秆处理问题。2017年秋天,打包机刚开进田间地头,我就天天跟在打包机后面,与农民、机车手一起研究。几天下来,秸秆打包时一旦出现异常,我基本都能知道毛病出在哪里。我还跟着省里的专家认真学习,只要有专家来讲课,我都会录下来反复听,自己弄明白之后,再一五一十地教给农民朋友们。

农民朋友的信任,是我最大的动力。为了给他们带去更多的致富信息、政策信息、技术信息,为了和他们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,不论付出多少汗水,我都愿意去做。

专家点评

丰收来之不易,意义非同寻常

作者:龙文军(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)

9月22日,第三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如约而至。在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,特别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冲击的这一年,丰收来之不易,意义非同寻常。

今年春耕的重要时段,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,农资产品运输和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面临重大挑战。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,各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,将化肥、农药和种子等农资产品纳入重点保供目录,确保春耕农资不断链,打通了农资供应、农机作业、农民下田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;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实时在线提供“云春耕”服务,为农民群众田间生产答疑解惑;各项涉农财政补贴悉数到位,给广大农民吃下了“定心丸”……广大农民朋友用足用好各项支持政策,一边奋力抗击疫情,一边抢抓农时开展生产,努力营造了春耕生产的良好开局。今年,我国夏粮生产不仅再获丰收,而且产量创历史新高;秋粮虽然遭遇了严重汛情和多次台风,但仍经受住了考验,大部分地区作物长势良好,丰收就在眼前。

丰收不仅关系着中国人的口粮、饭碗,而且为国家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信心和底气。今年是经历疫情考验的特殊之年,也是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之年,各种挑战威胁着农业生产。但是,我们有日益完善的防汛体系,有不断夯实的农田基础设施,有大大提升的农业机械化水平,有抵御风险的多重防护网。更重要的是,广大农民朋友勤劳勇敢,他们以科技为引领,以政策作支撑,以保险作后盾,用辛勤的双手开展农业生产,大大增添了丰收的底气。疫情催化了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水平稳步提高,催生了5G智慧数字农业技术设备,全天候进行物联网土地墒情监测、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灌溉。农民朋友还纷纷用手机“下单”,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除草、打药、浇水等田间管理的社会化服务。

有了丰收的“成绩单”,农业基本盘才能牢牢稳住,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才会有坚实基础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才更有底气。

党的十九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“三农”工作,专门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也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穰穰满家,丰收后的农民分外欣喜。这样的喜悦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分享,把幸福通过节日传遍千家万户。亿万农民庆丰收、成果展示晒丰收、社会各界话丰收、全民参与享丰收、电商促销促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已经陆续展开,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已经成为中国乡村的文化符号。

丰收的喜悦,写在五彩斑斓的景色里,更写在亿万农民的笑容里。在广大农民喜迎丰收的欢歌中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如期实现,中华民族千百年来“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”的愿景必将变为现实。

《光明日报》( 2020年09月22日 07版)(记者 李慧 张胜 任爽 张士英 王斯敏)

郑重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为您推荐